米兰体育下载苹果版app:
中国建国以来,持续援助非洲50多年,给非洲带来了巨大的改变,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、经济发展等方面。但是就有一些头铁的国家,在中国帮他们的时候,不仅不感激,还在后边背刺反水中国,不禁让人怀疑,中国的这份付出,到底值不值?
非洲这块地儿,天生的老天爷赏饭吃,各种矿产石油遍地都是,黄金钻石论吨算,刚果(金)的钴矿几乎占据全球的70%,而坦桑尼亚的坦噶尼喀湖的淡水储量足够全人类饮用十年。
就这样的资源富有程度,非洲人却把日子过的紧紧巴巴的,比咱们村口修鞋的老王还紧巴。
非洲54个国家中竟有33个被联合国列为“最不发达国家”,为啥?西方殖民者在这儿折腾了百来年,光知道挖矿运资源,压根就没想过非洲的发展,非洲愣是被锁死在“资源搬运工”的角色里。
在众多和中国建交的非洲国家中,坦桑尼亚算得上是比较资深的了,1964年坦桑尼亚获得独立。
刚刚经过非洲反殖动坦桑尼亚也是穷得叮当响,连条像样的铁路都没有,而当时的中国外交在国际上也是举步维艰,需要获得更加多的盟友的支持,就这样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,中国毫不犹豫的向其伸出援手,两国的合作一拍即合。
1970年,周总理在国内经济不景气的情况,却硬是咬牙掏了9.88亿人民币,坚定的地支持投资修建坦赞铁路,甚至没有附加任何主权条件。
这可不是普通的铁路,这条铁路直接连接了坦桑尼亚和赞比亚,它把赞比亚的铜矿运到了港口,直接改写了非洲的“经济地图”。铁路一通车,坦桑尼亚立马就成了东非的“交通大动脉”,地位“蹭蹭蹭”往上涨,那感觉,就跟打通任督二脉一样。
也正是凭着这条铁路,让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大大增强。而非洲兄弟也够意思,在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投票时,26个非洲国家举双手赞成,坦桑尼亚坚定了投了支持票。这种“你帮我修铁路,我帮你进联合国”的交情,简直比武侠小说里的兄弟情还热血。
在随后的几十年里,中坦双方从始至终保持着友谊,互利合作承担了更多的建设项目,像是友谊纺织厂、姆巴拉利农场、基畏那煤矿和马宏达糖厂等。
目前为止,中国共有40多家公司在坦桑尼亚开展劳务承包业务,在整个非洲更是有超过3000家中国企业在建设非洲。中国在坦桑尼亚的建设只是非洲的一个缩影,中国在非洲其他几个国家的援助多了去了。
中国公司帮助埃塞俄比亚建设了亚吉铁路、埃塞俄比亚的工业园直接变身“非洲制造中心”。
在喀麦隆建设克里比深水港、有效带动整个几内亚湾区域及中部非洲地区经济发展。
在马达加斯加修建塔马塔夫港,成了最重要的海上贸易和物流中心,承担了全国一半以上的外贸物资输出任务。
这些重要港口要么与重要道路联通,要么在其周边布局临港工业园,对非洲沿海国家经济发展具备极其重大意义。总之,中国通过“一带一路”倡议,在短短十几年间,为非洲的基础设施建设注入了巨大的活力,帮助非洲国家的发展与繁荣。
可让人没想到的是,50年后剧情突然反转,我国出钱出力给他们搞建设促进社会持续健康发展,结果换来的却是部分国家的质疑和反水,最让人痛心的还是我们的老朋友坦桑尼亚的背刺。
2013年,中国援建坦桑尼亚莫约港项目启动,投资高达100亿美元,目标是打造东非最大的深水港。完工后中国享有此港口99年使用权,这是中国在非洲的重要项目,也是“一带一路”我国在印度洋航运布局的关键一步棋。
然而到了2019年,坦桑尼亚政府换了班底,新总统马古富力一瞅见那个项目,立马就起了不该有的念头,大手一挥叫停了中坦合作的巴加莫约港项目。
这位总统高举“民族主义”旗帜,跟着英美日嚷嚷着“中国搞债务陷阱”,他们能提供更好的融资和建设条件,并且斥责中方报价高,还批评中方“霸占”港口时间太长,所以不跟我们合作了,这一举动直接让中国损失了上百亿人民币,无奈之下中国只能退出港口援建项目。
2021年迎来了新总统哈桑,当她上任看到跟中国关系搞僵后,心里别提多后悔了,一看这情况不对,赶紧亡羊补牢,求爷爷告奶奶的求着中国在给个机会。又是调整政策,又是改善投资环境,就为了让咱回心转意。
结果嘛,咱中国大人不记小人过,答应继续建巴加莫约港,合作这事儿又重新开始了。
还有中国承建的肯尼亚乔莫肯雅塔国际机场扩建项目,也是被肯尼亚背刺。2013年中国和肯尼亚签署了扩建乔莫肯雅塔国际机场的合同,计划将机场的年客流量从600万提升至2000万,并建设更多的航站楼和跑道,但是到2016年项目完成75%时马上就要收尾的时候,肯尼亚政府突然翻脸不干了。
声称中国企业擅自扩大了建设规模超出了他们的需求,还造谣中国企业在建设的时候偷工减料。
2019年肯雅塔机场客流量突破1400万,老旧的设施直接瘫痪,旅客排队6小时都进不了航站楼
这下完犊子了,项目停工工程烂尾,数千名工人失业,肯尼亚的旅游业直接就惨遭腰斩。
2024年肯尼亚新政府刚上台,就火急火燎找中国“求复合”,这回他们倒是学乖了,不仅答应补上拖欠的7.5亿违约金,还主动提出用蒙巴萨港的关税权作抵押。中国还是始终报着合作共赢的态度
坦桑尼亚和肯尼亚背刺的事儿虽然只是个例,但也是就像是吃饺子硌着牙,让人心里很不爽。
从表面上看,中国似乎面临着很大的损失。从长远的看,中国在非洲的投入,早已不是押宝在单一国家,而是构建了一个“多节点、抗风险”的合作网络,任何一个国家的政策变动,都不可能影响整体布局,短期挫折,更不可能撼动长期战略。
2022年美国国际开发署的报告提到,美国27%的对外援助专注于“民主推广”。相比之下中国进出口银行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85%的对非贷款则流向于交通、能源等基础设施。
当西方还在讨论是给非洲鱼竿还是直接给鱼的时候,中国已经在非洲建立了养鱼池,还修建了运输鱼的道路。
坦桑尼亚和肯尼亚的毁约,只是合作链条中的一个插曲,实际上中国早布好了“防翻车”的局,坦桑尼亚变卦,立马转投吉布提建基地,某个项目黄了,隔壁埃塞俄比亚的铁路照修不误。这种“东方不亮西方亮”的策略,活脱脱像下围棋——丢个把子儿无所谓。关键是占住大场。现在非洲大地上,有3500多家中企雇了450万本地人,相当于给每个非洲家庭发了把“铁饭碗。
况且中国也不是完全的善意赠送”,而是基于理性考量的合作。通过长期的投入,中国与非洲的关系早已深入到各个层面,比起西方那些附加各种条件的援助。
中国直接甩出“三不原则”:不干涉内政、不附加条件、不强买强卖。这招看似“佛系”,实则高明,埃塞俄比亚照搬中国开发区模式,GDP连年窜高;卢旺达学中国搞治安管理,现在成了非洲最安全的国家。难怪有非洲官员调侃:“跟着西方学,越学越迷糊;照着中国抄,越抄越上道!中国的套路显得格外实在。
更重要的是,中国援建的项目都是按照,中国标准制定的,电网也是按中国规格建的,连盖楼的脚手架都和中国工地一个样。仔细想想,这哪是单纯搞援助,分明是在下一盘“百年大棋”。
今天的非洲,既是资源仓库,也是未来市场,更是打破西方话语权的“投票机”。当年西方殖民者用枪炮画出的资源疆域,正被中国用推土机重新定义。
援助非洲的五十年,绝不是一场单纯的付出,而是一次深刻的战略布局,随着慢慢的变多的非洲国家加入“一带一路”大家庭,非洲正在成为中国在全球秩序重塑中的关键纵深
即使有短期的挫折,最终的回报仍将是非洲与中国携手共进,迎接更加光明的未来。